建好數字鄉村,織牢防汛“情報網”。積極建好“數字鄉村”,身處辦公室,坐看防汛情,從以往“挨家挨戶”到現在“精準提醒”,一旦發生險情,第一時間獲悉,提高通知精準度,為防汛工作贏得寶貴時間并能尋因溯果,收獲經驗。截至目前,已在各村、清水江沿線、重要路段等安裝監控探頭187個,隱患排查排除7個,地質災害應急報警處置4條。
做好巡查值班,壓牢防汛“責任制”。鎮領導下沉一線,靠前指揮,對轄區重點防御地段進行檢查。鎮農服中心落實汛期巡查制度,安排人員每日不間斷地巡查排險,監督村級工作人員到崗到位情況。鎮、村兩級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氣象、汛情動態,并要求鎮、村全體干部隨時待命,壓牢全鎮防汛“責任制”。截至目前,已出動巡查人員350余人次。
抓好應急演練,筑牢防汛“防護墻”。堅持以練促戰,組織鎮、村兩級防汛隊伍加強應急演練,制定方案,設立緊急搶險組、醫療救護組、綜合協調組、治安保衛組、后勤保障組,增強防汛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積極開展因汛地質災害演練,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截至目前,已完成防汛搶險應急演練4次,地質災害應急演練13次。
開好教育課程,繃牢防汛“安全弦”。堅持宣傳教育引領,利用鎮級工作例會、村級壩壩會、校園教育大會、校園主題班會等向廣大干部、群眾、學生上好防汛教育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掌握身處危險環境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動員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到防汛救災當中來,奮力打好汛期“主動仗”,營造眾志成城防汛救災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已常態化開展鎮、村、學校防汛安全教育5期,惠及1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