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機制保障。建立健全《凱里市未成年人信息監測預警工作方案》《凱里市未成年被害人特殊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11項工作機制,明確各鎮(街道)、各委員單位開展“四類”兒童信息摸底、走訪慰問、風險隱患排查、疫情防控、關愛幫扶、救助政策落實和監護主體責任落實等工作。
二是抓法律宣傳。充分利用春節、“3.5”學雷鋒日、社工日等時間節點,以入戶走訪、“壩壩會”和在小區院落、人流量大廣場集中宣傳等形式,深入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貴州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增強群眾的未成年人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推動構建全社會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愛護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圍。今年以來,共開展未成年人保護知識集中宣傳6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
三是抓走訪探視。制定《凱里市特殊困難群體定期訪視工作實施方案》,將孤兒、事實無人扶養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未成年人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每月定期走訪探視,詳細了解政策是否落實到位、資金是否發放到位、生活是否保障到位、監護照料是否落實到位、安全監管是否到位等。今年以來,共摸底走訪探視未成年人3000余人。
四是抓社工服務。引進專業社工駐點,對項目點轄區未成年人開展入戶走訪和需求分析,評估困難兒童風險等級,建立評估臺賬,分類動態管理。同時,開展兒童保護主題宣傳、正向教養講座、正向教養兒童保護等專業社工服務,并將兒童服務與家庭教育融合,提升家長正向教育能力。今年以來,引入駐點社工10人,共開展兒童保護社會工作專業服務90余場,累計受益3000余人次。
五是抓幫扶救助。實行領導包保幫扶責任制,明確包保幫扶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層層壓實責任。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動員廣大干部職工及村(社區)干部每人聯系一名留守困境兒童,做到留守困境兒童幫扶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嚴格落實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未成年人的救助保障措施,兜牢生活保障網。今年以來,結對幫扶留守困境兒童2000余人,發放孤兒、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資金共931人次,87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