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剛走進店里,就被墻上一首特別醒目的歌詞吸引住了:“妹是酸湯哥是粉,魚水難分伴一生。酸甜苦辣無所謂,只要有愛總是春……”字里行間表達了酸湯與魚與粉不可分離的關系,也用諧音表達了都是酸湯魚的“粉絲”之意。雖然歌詞是以青年男女表達情愛的方式來展現,但足以表達店主對黔東南酸湯飲食文化熱愛和致力于酸湯美食傳承創新的濃厚情懷。

原來這店主常先生有著特殊的經歷,他告訴記者,自己在外打拼多年,一直從事民族風情畫創作,對黔東南民族文化有著特殊情懷,剛剛回到凱里,就聽說正在搞酸湯美食季活動,所以決定發展與創新酸湯美食產業:“我在外面的時候其實一直對家鄉的酸湯非常想念,現在我們黔東南有酸湯魚、酸湯粉,我在想如何把它們兩個結合在一起,做成一道酸湯美食,既傳承了我們的傳統美食,又把它做一個創新。”





記者發現,來店里品嘗酸湯魚粉的還有老人和小孩,因為店主為客人提供有加工工藝不同、美味也不同的酸湯魚,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看來這種傳承創新很成功,也很受市民和外來游客歡迎。


說到為什么給自己的酸湯魚粉美食特意創作歌詞,店主常先生說:“我們不僅要嘗酸湯美食,還要傳唱酸湯美食的歌,這樣可以形成一種很好的氛圍,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創新傳承我們民族文化的行列中來”?。
店主告訴記者,他目前正在請朋友為他的歌詞作曲,不久就可以放在店里播放,讓前來品嘗酸湯魚粉的市民既能品美食還能賞歌曲,聽一聽這酸湯魚的故事,黔東南的故事。


這些大大小小的酸湯美食場所除了為客人提供酸湯美食以外,還在苗侗傳統美食、民族文化展示、民俗技藝傳承等方面不斷摸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酸湯致富路,也正是這一碗碗濃縮著黔東南少數民族人文和歷史的酸湯,讓外界更加了解黔東南,愛上黔東南。